滨海时报重磅刊发《协和干细胞:迈向全产业链发展》 突出报道公司新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重点项目

         在今年以来,中源协和旗下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投入,重点项目齐发力,积极打造科研成果生产转化基地,带动企业向“全产业链”模式快速发展。10月7日出版的《滨海时报》在综合版头版位置大篇幅刊发了《协和干细胞:迈向全产业链发展》的报道,以中源协和生命体验馆落成开放为切入点,深入报道了协和干细胞在科技研发、人才聚集、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突出成绩。

人民网、滨海新区网、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政务网、中国网滨海视窗、乐闻天下等知名网站也纷纷对报道进行了转载。

 

报道全文如下:

加大新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投入 重点项目发力

协和干细胞:迈向全产业链发展

■ 时报记者 牛婧文 报道

 

9月在滨海高新区启用的全国首家以揭秘生命奥秘、普及细胞知识为宗旨的公益体验空间“中源协和生命体验馆”至今已运行了近1个月,接待参观者千余人。据了解,这座斥资800多万元打造的智慧型体验馆仅仅是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在高新区加码投资的一个缩影,而该公司所承接的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建设也将完工,预计投入使用后,其将成为公司重要的科研成果生产转化基地,带动企业向全产业链发展迈进。

 

多个重点项目齐发力

 

  据协和干细胞技术研发总监陈晓波博士介绍,今年公司在新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共开展了包括“FISH检测试剂盒”“CAR-T19治疗技术”等在内的科研新项目近20项,而这些项目中不乏国家863项目、973项目以及天津市抗癌重大专项等高端科研项目。同时,公司还积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等单位开展多层次合作,探索生命科技领域的产品转化课题。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产品转化往往还要走过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加速这种成果转化,缩短其从研发到应用的时间,让科技成果能够尽早地为大众健康造福。” 陈晓波表示。为此,协和干细胞的科研团队在生产转化、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共建了一个完善的工作体系:生产转化团队将科研成果及技术进行拆分、质量管理团队在每个细化的质控点上进行检查。在这样的模式下,公司诞生了一批像“流式细胞检测抗体”这样的高精尖产品,成为国内同行的佼佼者。

此外,公司联合血液学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应用于个体化治疗领域中研发的“CAR-T19治疗技术”,已经形成了独立知识产权,并且计划于今年年底将项目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目前,该项目的生产转化实验室已基本布置完成,专项资金投入已达数百万元级别,而总体投入也将达千万元。

 

干细胞库多样化成长

 

  除了新技术研发项目,细胞资源存储业务一直是协和干细胞公司发展的优势项目。公司运营的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首批通过国家卫生部门执业验收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也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干细胞库之一。该库自2001年正式运营至今,已先后接受国内外配型查询近15000次。随着公司不断发展,该库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存储项目基础上,又增加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胎盘亚全能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等储存项目。截至目前,该库已为临床及科研提供超过800例的移植供体,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据介绍,协和干细胞公司成立以来,其在干细胞资源保存、干细胞工程系列产品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干细胞临床应用;单克隆抗体诊疗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免疫细胞存储及治疗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公司曾先后获批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天津市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各个研发平台的科研成果显著,申请各项专利近60项,获得天津市企业博士后自主创新项目资助2项。此外,在公司300多名员工中,硕士和博士的比例就占据了总人数的三成左右,而公司的研发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还获得了我市“千企万人”的认定,受到了行业内外的极大关注和认可,成为我市重要的科研成果转化及引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