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背后的感人故事

        2016年11月11日,对许多人来说,与去年并无不同,只是一个为钱包“瘦身”的“剁手节”,但是这个日子对婷婷(化名)来说,却显得异常的珍贵与来之不易!

 
        今年3岁的婷婷(化名)在13个月的时候被确诊患有重型β-地中海贫血,婷婷的爸爸妈妈得知这一噩耗后终日以泪洗面,怎么也不敢相信天真可爱的女儿竟然遭此噩运。为了治疗婷婷的疾病,爸爸妈妈奔走在广西的各大医院,用尽各种医疗治疗手段,但是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β-地中海贫血(β-mediterranean anemia)是指β链的合成受部分或完全抑制的一组血红蛋白病。患儿出生时无症状,多于婴儿期发病,生后3~6 个月内发病者占50%,偶有新生儿期发病者。发病年龄愈早,病情愈重。严重的慢性进行性贫血,需依靠输血维持生命,3~4 周输血1 次,随年龄增长日益明显。本病如不治疗,多于5岁前死亡。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HSCT、是当前临床上根治本病的惟一方法。

       婷婷妈妈说:“在一个关于治疗地贫疾病的微信群里,我们了解到可以用脐带血做移植治疗婷婷的疾病,所以才决定怀二宝的。并且在中源协和云南干细胞库储存了脐带血。”
 
唤醒生命的种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进行HLA配型,无关供体间配型相合的几率仅为15-20万分之一。自体脐带血储存,对同族亲属来讲,有1/4-1/2配型相合几率,而且自存自用的脐带血是不需要配型的,并且没有免疫排斥反应。婷婷妈妈怀孕期间,经羊水穿刺进行HLA配型,婷婷的配型与二宝的6/6位点全相合,完全符合临床使用标准。

 
        2016年2月,带着“救姐姐”使命的弟弟出生了,医院医生马上采集好脐带血,并送往中源协和云南干细胞库,进行干细胞的检测、制备等流程。经过干细胞生物学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等一系列检测后,这份检测合格的“生命种子”储存在-196℃的液氮环境中,随时等待着被唤醒。




 2016年11月10日,长途跋涉,远赴广西
 
        2016年11月11日,这份承载着生命意义的脐带血被运送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并顺利输注到婷婷体内,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婷婷的主治医生介绍,婷婷后期可能会需要配合一些抗排异的治疗,医院工作人员也会密切监测婷婷的康复情况。




2016年11月11日,挽救“生命的精灵”输注到婷婷体内
 
         从婷婷患病到现在,父母无时无刻不为他的病情担心,现在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我们也希望婷婷能早日康复,和所有健康的小朋友一样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延伸阅读 
 
脐带血

        新生儿脐带被结扎后存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这些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与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相比,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免疫原性低,再生能力和速度是前者的10-20倍,已经越来越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世界脐带血库联盟数据表明,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临床移植术的新选择。

权威专家揭秘:脐带血应用范围日趋广泛

        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血液学家吴祖泽指出,自存脐带血的数量是可以满足正常成人体重需求的,之所以有不够的说法,是因为那是异体之间回输脐带血存在排斥反应,会损耗一部分,因此需要更多的细胞数量。而自体存的脐血完全不存在排斥反应,根据NMDP 2010年12月的数据显示,美国成人脐血移植约2560例,儿童脐血移植2200例,成人脐带血移植量已经超过儿童。在我国,以北京市脐血库2014年5月统计数据为例,成人进行脐带血移植的数量占整个移植总数的52.3%(年龄>18岁),其中救治年龄最大患者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