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脐血造血干细胞库学术研讨会在津召开

       日前,全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召开。来自北京、山东、浙江等地脐血库的造血干细胞研究及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应邀参加会议,天津市科委、天津市发改委、天津市卫生局有关领导也在百忙之中莅临会场。
  会上,陆道培院士、韩忠朝教授、沈伯均教授、邱录贵教授及其他与会人员共同回顾了国内外脐血库建设及发展历史,对我国脐血库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同时认真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及建议。专家们指出,我国各脐血库都拥有许多宝贵资源,应通过建立脐血库协会组织等形式,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如共同制定新的临床治疗方案、探索研发新技术、建立网络查询系统等等,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我国脐血库的发展,使干细胞事业发展壮大,促进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负责人、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教授及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主任邱录贵教授分别报告了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其中韩忠朝教授的《脐血干细胞可塑性及其应用》的报告引起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韩忠朝教授课题组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创新成果:
  1.血液干细胞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常见病,现有治疗方法的疗效很不理想,病程长、患者痛苦大、残肢率高、丧失劳动能力强、经济负担重。为此,韩忠朝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安全有效、简单经济的新方法.已治疗的45例患者(12例动脉闭塞症,28例糖尿病足,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全部取得显著疗效,使患者避免截肢的痛苦.这一新技术在全国推广后,至今共治疗患者近800例,效果显著,为这类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Thrombosis & Hemoestasis》以及《Diabetes Care》上。
  2.脐血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和老年性痴呆近两年来,该科研小组将人脐血干细胞移植到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他们发现脐血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够分化为典型的神经细胞,为这种细胞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移植替代治疗带来了希望。之后,他们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大鼠实验性脊髓半横切模型, 在国际上首次将分离的人脐血CD34+细胞分别直接移植到损伤脊髓周围。他们发现,损伤动物在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后,一般状态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移植一周后瘫痪侧后肢运动即有明显恢复,至第四周时已基本恢复正常。同时,损伤大鼠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移植组无一例死亡,移植的脐血细胞发挥了独特的功效。此外,项目组还在国际上首创脐血CD133+干细胞治疗老年性痴呆,在动物体内产生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为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根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这些技术为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疾病提供了技术平台和理论及临床依据。脑损伤疾病是神经领域的重点、 难点, 常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严重者出现瘫痪。严重者还会继发呼吸衰竭、脑疝及各系统感染等,死亡率高达49—68.8%。患者常因此失去工作和生活能力, 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这些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多数的临床疗法都局限于控制病情发展、扩张血管、营养神经、促进功能康复等方面。干细胞移植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医学价值。
  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别和分离培养在报告中,韩忠朝教授又将其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最新发现介绍给大家,更使大家倍受鼓舞。他们发现,在新生儿脐带中含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亚全能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特定的体内外微环境条件下,能够诱导分化成为各种组织细胞。这些细胞可以转换(或分化)为无数的细胞,代替那些随着疾病、事故或老龄而衰退的细胞,具有惊人的修复潜力。通过移植给受者,参与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成为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肝和肌肉组织和器官重大疾病移植的最理想干细胞来源。由于其存在于以往被废弃的脐带中,因此取材方便,来源丰富,并且可以回避所有的道德难题,是一种与胚胎组织、脐带血液相媲美、相辅相成的宝贵生命资源,而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课题组已经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干细胞扩增量大、纯度高的技术,并为其发现和技术申请了专利保护。